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管嘴迈腿>2024年初冬徒步罗浮山驼飞线记录

2024年初冬徒步罗浮山驼飞线记录

发布时间:2024-12-08 点击次数:285

记得上一次徒步罗浮山驼飞线时,因下雨的原因,基本成了落汤鸡,根本就木有心情游览,只略观,没想到上罗浮时,气温才20度左右,还是北风呼啦的吹,竟然是下了小雨,真是天意呀,一赌罗浮仙境没那么容易呀!以下是二上罗浮图文介绍:

 

首先是在两步路上做好轨迹规划,而实际徒步下来是重合的,见下图:

由于上山不安全因素太多,故购买了一天徒步保险,共5大洋,有保障好点的。于是开整。

 

20241110日早上五点起床,开车从淡水来到镇隆与“大浪淘沙”会合,再到惠环西坑接“小雨”三位大美女,然后就开始出发,约于早上8点多到达罗浮山鸿泰山庄停车(停一天收费20元的),与段总、何总两大神汇合,在八点半开始出发开始再徒步罗浮驼飞线之行,环线共十三公里多点,用时约八小时,以下为过程分享:



到达起始地点



开始时轻松,回来时怀疑人生




徒步驼飞线非常成熟了,大神前辈绑的丝带很多



前进中的队伍




行进路线中眺望骆驼石,其实走上那更漂亮的,后续...


在驼飞线上有蓬莱门和骆驼峰,这都不在罗浮山的主景区内,一般来说现在只有驴友才会涉足。蓬莱门也叫“妙虚洞”,留存有多处古代摩崖石刻。


蓬莱门位于通往已经荒废了的何仙观的古道中途,如今人迹罕至,唯有攀爬骆驼峰的驴友才会经过此地。这里山高林密,深远幽静,的确是传说中的仙境那种感觉。


在蓬莱门内一块石壁上,有横写的“蓬莱门”石刻,落款为“冯至閒书”;另有竖写的石刻(一副对联):“仙地有尘风自扫,洞门无锁月常关”


这副对联的意境,既是写实,更是写意。这个地方处在偏僻的山路上,自然是没有人来打扫的,这个门也不是正式的大门,当然也不会上锁,这是写实;而有山风来扫除这里的灰尘,有月光来锁上洞门(月光偏移,洞内漆黑,就像锁上了门一样),多么美的意境!这是写意。道家讲究清静无为、清心寡欲,这副对联正是清静无为最好的注解。


除了这两处摩崖石刻外,蓬莱门前后还有多处其他石刻。前门有“妙虚洞”(上款为“守一元阳道人”,下款为“胡理性书”)、“仙境”(上款为“民国甲寅仲夏”,下款为“惠阳黄敏政 黄若初 杨纯一留题”),后门有“迟云”,下方有“仙人洞”并有“福禄寿泉”残碑。


来到守一元阳道人的蓬莱门仙境

 


合影左起:曼谷雨季、段总、大浪淘沙、小雨、小朱、小雨闺蜜、淡水蚂蚁



仙境留影



下次也要帮助下么

 

过蓬莱门不远,即离开通往何仙观的古道,一段急陡的下坡直下溪流,天好久没下雨了,故这次不用趟水,过溪流就是开始爬山了,直上骆驼峰的,是纯抬升海拔的攀升,要不最高1296米海拔如何来呀。


攀升之路



徒步人姿势



将到骆驼峰半山留影



爬上骆驼峰(地图上叫阿公髻),可以一观下面景观



对面山就是罗浮山景区了



骆驼峰上也有石门,那石头是如何形成的

 


骆驼峰打卡完,开始沿山脊线向上走,穿过竹林和杂生小树林,来到阿婆髻开阔石头上可以打卡。

 

阿婆髻石头上摄的全境视频(空间有限不上传视频)

 

阿婆髻之后就是一段艰辛的爬升,上来就走山脊线,高山竹林和茂密的灌木丛是必有的,最后就可以上到在建的绿道,之后可以走土路程或绿道(弯多),直上分水坳。

 

上来分水坳的人都在补给回点的美食上了,这的物价没得说了,一根玉米要15元钱的,我下不了手的,好在徒步的驴友都是带足了食物的,人人都在此补充能量。

 


从分水坳到飞云顶有1.2公里,这条路基本上无景区建设,只有高低起伏、石头遍地的行行山道路。在海拔1230米处有高山杜鹃,开花时五色纷披,灿烂如同霞锦。花期时间是每年3月至5月,据说每到这个季节罗浮山百花迎春竞相怒放,满山杜鹃花争奇斗艳,红的、紫的、粉的点缀了整个山头,五里一景观,十里一花海,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象,百花娇艳欲滴惹人醉,煞是好看。

向飞云顶行进中



 
指示路牌


终于到达飞云顶,合影一个

 
纯爷们的合影

 

登顶后原路返回分水坳,再景区的台阶路下山了,全是台阶路的,挺费腿的。在此介绍一下罗浮山胜景:

 

司马迁曾把罗浮山比作为粤岳,所以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美称。罗浮山的主峰是飞云顶,海拔1296米。其山势雄浑,风光秀丽,四季气候宜人,罗浮有瑰丽的山川胜景,有优美的神话传说,有道教称许的天下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朱明洞(全称朱明曜真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泉源洞。

 

晋朝的江苏丹阳句容葛洪(约283-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出身于江南豪族,十三岁丧父,家道中落。十六岁起,广览经、史、百家,以儒学知名。后从方士郑隐学道。西晋太安二年(303年),张昌、石冰于扬州起义。大都督顾秘任葛洪为将兵都尉,因破石冰有功,迁伏波将军。起义平定后,弃戈释甲。永兴元年(304年),赴洛阳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时值八王之乱,颠沛流离于徐、豫诸州,饱受战乱之苦,于是消极愤世,遂萌栖息山林、服食养性之思。建兴四年(316年)重返故里。东晋开国后,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咸和(326-334年)初,司徒王导召葛洪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葛洪听闻交趾出产丹砂,自行请求出任勾漏令。赴任途经广州,刺史邓岳表示愿供其原料在罗浮山炼丹,葛洪遂决定中止赴任的行程,从此隐居于罗浮山。葛洪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修行炼丹,著书讲学,因从学者日众,又增建东西北三庵(东庵九天观、西庵黄龙观、北庵酥醪观)。后卒于东晋兴宁元年(363年),享年八十一岁。今罗浮山景区中葛洪跟他妻子鲍姑的遗迹许多。

 

而在宋元祐九年甲戌岁(1094年)苏东坡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年近六旬的苏轼携爱妾王朝云,千里迢迢赴岭南惠州,虽贬嫡的生活并不富裕,然生性乐观的苏东坡还是喜欢上“四时春”的罗浮,曾写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开始漫长的下山路



景区内的道路设计很好的



此亭阁似在天上一般的,非凡品的感觉



罗浮的好汉坡共313级,还是近千米海拔之上的



博罗名人张萱石刻

 

这一摩崖石刻是张宣书刻任可容之诗,题刻于万历年二十八年(1600年),是年冬,时任惠潮兵备道副使的任可容游览罗浮山,赋诗一首。后博罗张萱书及刻之石上:

绝巘嶙峋一振衣,仙姝避客锁岩扉。

月中环珮归何处,天上霓裳事已非。

杳霭渐向青嶂合,乡心忽傍白云飞。

惭无谢眺惊人句,搔首峰头问太微。

诗文落款为:万历庚子冬日 皖城任可容题 里人张宣书



202469日大雨的罗浮山


 云海之上的罗浮


在索道上站的留影

 

下来索道上站,如果体力有限的可以会索道下山的,我们选择旁边阶梯下辙,到达气象站就是土路下山,沿“火界线”降海拔而下,挺考验体力的,最后返回起点鸿泰山庄取车离开回程。



微信二维码

1880752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