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客家本草>神奇的草药---鬼针草功效与应用

神奇的草药---鬼针草功效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4-12-07 点击次数:199



鬼针草,是菊科鬼针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鬼钗草、粘人草、粘连子一包针等,在惠阳路边随地都是的,秋冬有刺粘人衣服,为民间常用草药,全草可入药。

 

《李时珍医学全书》中最早记载鬼针草:“生池畔,方茎,叶有桠,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鬼针草种子的顶端有三四枚芒刺,有人路过便会粘在人的裤脚上,所以又叫粘人草,这个名字展现了鬼针草的特性。

 

常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鬼针草适应性广,耐旱力较强,喜长于温暖湿润的气候区,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及黏土壤土为宜。鬼针草的繁殖方式一般是种子繁殖。

 

【性味归经】味甘、淡、苦,性微寒。肝、肺、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阑尾炎、肾炎、胆囊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闭经、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小儿惊风、疳积等症。

 

【禁忌】孕妇忌服。

 

【作用】

 

1.抗炎作用:鬼针草中的聚乙炔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致炎大鼠的白细胞游走。鬼针草中的黄酮结晶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2.镇静镇痛:小花鬼针草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显著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并与氯丙嗪呈协同作用,与苯丙胺有拮抗作用。扭体法及热板法实验表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3.消化系统:鬼针草皮下注射能明显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pH值、游离酸浓度,抑制小鼠肠道对炭末的推进作用,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并能降低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4.抗癌作用:鬼针草的多种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HL60V937白血病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聚乙炔类化合物作用最佳。

 

5.降血脂及抗血栓:鬼针草和小花鬼针草混合水浸膏灌胃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Ch和β脂蛋白,给大鼠静脉注射可明显抑制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

 

【药用附方】

 

1.治疟疾:鲜鬼钎草八至十二两。煎汤,加入鸡蛋一个煮汤服。

 

2.治痢疾:鬼针草柔芽一把。水煎汤,白痢配红糖,红痢配白糖,连服三次。

 

3.治黄疸:鬼针草、柞木叶各五钱,青松针一两。煎服。

 

4.治肝炎:鬼针草、黄花棉各一两五钱至二两。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一日多次服,服完为止。

 

5.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五钱(切细),煎汤,和鸡蛋一个,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一次。

 

6.治偏头痛:鬼针草一两,大枣三枚。水煎温服。

 

7.治胃气痛:鲜鬼针草一两五钱。和猪肉四两同炖,调酒少许,饭前服。

 

8.治大小便出血:鲜鬼针草叶五钱至一两。煎汤服。

 

9.治跌打损伤:鲜鬼针草全草一至二两(干的减半)。水煎,另加黄酒一两,温服,日服一次,一般连服三次。

 

10.治四肢无力:脱力草一把。煎汤服。

 

11.治蛇伤、虫咬:鲜鬼针全草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渣捣烂涂贴伤口,日如法两次。

 

12.治气性坏疽:鲜鬼针草全草,用冷开水洗净,水煎汤熏洗。

 

13.冶金疮出血:鲜鬼针草叶,捣烂敷创口。

 

14.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清热解毒,肠痈及毒蛇咬伤等。鬼针草一两,煎服。或与蒲公英、筋骨草等配合应用,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鬼针草一两,煎服。或与半边莲配合应用。治毒蛇咬伤,鲜鬼针草二两,煎服。另取鲜叶一把,洗净,捣烂敷换处。

 

15.治损伤性腰痛症:本品有活血散瘀作用,治损伤腰痛,可用鲜草二两至三两(干草一两),加红枣、红糖、黄酒适量,炖汁服。

 

16.治脑震荡症:可与活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等配合应用。此外,本品又可用治脱力劳伤、体虚无力,可配合仙鹤草、红枣等同用。

 

17.近年发现,该药对血压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高血压病人服了此药可使血压降低,血压偏低者用药后可使血压升至正常,临床则多用作降压。用鬼针草降血压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可以避免某些降压药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

 

18.鬼针草是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理想材料,但在农业上属于有害杂草,会与农物争夺水分、养分,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全草


粉色鬼针草,常见的是白花的



白花鬼针草



花与果刺



拍摄于韶关帽子峰路边的针草


微信二维码

1880752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