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H1EH1
二、清朝时期 z$m(@Q
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 Gb[J3:.
正月 归善下大雪,雪深三四寸,为归善县历史罕见。 ~0-)S@
1662年(清康熙元年) ckP AH E@
是年 兴建梁化圩。 yG~Vvpv
1664年(清康熙三年) M9Sj@ ww
是年 归善县境大旱,冬十月出彗星,十一月复见。 \A\?7#9\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GK11fZpO:i
是年 归善县于苏祠侧边、府城、碧甲、水东、平山、平政、欣乐、内外管等地共七处设立义学。每季一次考试,每月上课,并给尝钱。 {GT5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 sEw ?349Bz
是年 设粤海关,惠州设总口,在平海设分口,负责征税。 X5+^b({
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 ircL/:
是年 归善遇大旱。 Xs$a^zZ
是年 梁化建就四座古庙(宫)—东岳庙、马王庙、仓圣庙、文昌宫。 ^e]O
>CJ
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w-km
qh
八月 平山遭遇强台风和大洪水之灾。水仙爷渡一棵百年古榕树被冲倒入江,随波漂流。民房倒塌无数。 c(8>oeKyD
1704—1715年(清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间) `]19}GK~xo
是年 大鹏守备协标右营移驻平山后,转驻饭罗岗(今惠东县稔山镇范和管理区),及至乾隆八年(1743),为归善县城守营,共有官兵584人。 438r]f?0|{
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1GyEr:
是年 顺德镇标左营移驻平海,集官兵838名。 s`,g4ce`
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 rW O#h{
是年 由总督杨琳亲自勘测,在大星山岛东西各建炮台。重修平海城,城墙周围八十九丈三尺,内驻千总一员。 86qQ"=v
是年 起归善县在平海设置盐课司驻平海所,并改盐场商办为平海所督收盐斤与征解盐钞。 Ik5-ooZ&{
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 (<OmYnm
五月 归善飓风,后继淫雨,覆沉商船、渔船282艘,溺死20余人,夜半海水泛滥,浪高数丈,濒海居民漂没无算。 I-J%yutB
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 M,{; xf
是年 重修大星山炮台、营房。 gLo&~|=L-
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 eo!+UFZbY
是年 归善大旱。 W S9:*YH
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 0@u{(m
是年 归善知县孙能宽在平山东岳庙创办西江书舍,免费招收西枝江一带穷人子弟入学。 Ft :_6T%
是年 平海设义学。 XWz~*@ci
1724年(清雍正二年) #t# S(A9)
是年 大洲(盐)场由淡水场分出委员管理。(乾隆二十一年改设大使) qM^y@B2MO
1730年(清雍正八年) xTcY&
是年 设平山巡司衙。 *z~J ]
1732年(清雍正十年) &
}"I!
是年 归善县平海盐课司改归淡水(驻今平海镇)盐场管辖,并派大使谢应翰为大洲栅、碧甲栅(盐场)委员。 0U.Ld: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 EjEXev<]
二月 归善县丞移驻惠州府城,欣乐司巡检官移驻三栋圩,内外二司巡检官移驻梁化圩。 NLgeBLB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 lY[1P|]
是年 归善县开征海港捕鱼水税。(县境只就平海径设卡征收)征起税银80两,平海所征收地租银6.96两,捷胜所径征地租银4.25两,盐牙饷银起征31.5两,以及契税等税捐项目。同年,归善县仅有安墩洋乌潭铁炉一座,炉商张玉磷纳饷银53两。及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因山光矿尽,详奉咨准,豁除饷银无征。 ]8cD, NS
1736年(清乾隆元年) 'P&r^V\~(/
是年 免十年前所欠旧粮,给60岁以上老者发布匹和粮食。归善知县私立陋规,增加额征十数倍,邻县效仿,悉数豁免。 wlP%
U
1739年(清乾隆四年) =7-kD3
是年 平山西江书舍改名为西江书院,实行义学兴教,凡有志求学上进的西枝江流域青年,经考试录取后,均可得到经济上的资助。 Ut2x4$9
1740年(清乾隆五年) zFwO(
是年 碧甲(盐)栅由淡水场分出委员管理。 :c[T@[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 "(+aWvb
是年 平海司古灶村(今港口镇)村民开始筑海堤围垦盐田。 $VxuaOTyVZ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 MAc/ T.[
是年 惠州辖区旱灾,饥疫。九月,陨霜杀禾,饥荒不断,民不聊生。 ^M1O)
是年 大洲(盐)栅,由大洲场分出委员管理盐务。 f+c{<fX
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 W;,RU8\f
秋 梁化乡星湖村兴建七星墩陂(大陂)灌田。及后又于其下游关爷庙脚下与横山下增筑隔头陂和翻江陂,共灌田1600亩,效益一直延续至今。 `-rtU
是年 归善县春旱,大饥,斗(6公斤)米钱三百余,各属开仓平粜。 :{xu_"nYr
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 ]b^bc2:
六月 归善县遭大水灾之祸。西江(今西枝江)、淡水、平山、多祝等处从山上地下涌瀑出水,水甚寒冷,水势横注合山门,倒泻横沥,合东江泛滥入惠州城,一昼夜涨高三四丈,舟从城垛出入者五日,直至县堂。仓库之谷被淹者数千石;两江水相互汹涌冲压,漂没田庐无数;房屋坍塌六七百间。当年洪峰较之清雍正丙午(1726)水位大三尺余。称为癸巳水。 P\
2Bx *e
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 #Pq6q.UB
是年 高潭乡井湖村(今宝口镇辖)用黄泥砌结河卵石建成锡麻陂。 I]d?F:cdX
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 34vH+,!u
是年 裁大洲(盐)栅,归属大洲(盐)场。 yv5c0G.D
1824年(清道光四年) 2|+4xqNJm
是年 建梁化育婴堂。 3SOrM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 C2
!F
春 惠州府大旱,处处竹花结实。夏,归善县西枝江沿岸诸乡续旱,早稻田禾普遍枯死。 bgmOX&`G
是年 多祝读光村(今属增光镇)因农民争山,引起乱砍林木,将石狭坑的树木砍光,造成连年水土流失。 w:9n/[
1852年(清咸丰二年) As#/ln$nE
是年 清代文人学士傅维为巽寮凤池小岛(今惠东县名胜古迹保护点之一)题词:“日暖凤池”。 ~eGtoEY
1854年(清咸丰四年) nyd'79~>G
五月 许李先、罗亚添等,聚众拜盟,名“三点会”,千余人,在梁化大禾洞等地驻营。六月占据平山,七月,在平潭三角湖与翟火姑会合。 b=Q%Jxz?
是年 平山圩内发生一场大火灾,洪堂市(今平山镇饼街)店铺民居数十家均毁于大火。 T:udw
1855年(清咸丰五年) Y{m1\s/ o
八月 惠州府连降暴雨,西枝江水急涨,酿成东江大水,许多田禾被淹失收。 [-Mfgw]i
1856年(清咸丰六年) `q1K%id
六月 惠州府续遭大水灾。 |F>'7JJJ
1857年(清咸丰七年) bd.t|A
春、夏两季 归善等县出现严重饥荒。惠州一斗米价值一千文,贫民卖儿卖女,逃荒乞食,常有人饿死路边。 W#<ZaGsq
1862—1874年(清同治年间) |Iq\ZX%q
是年 首次在山区石湖坝(今惠东县石塘镇)开采石灰石,当地农民把石灰石烧制成石灰作肥料施用,取得良好效果。 gMZ
`
1862年(清同治元年) Hh<}~s
是年 归善县宰派杜福和率衙役到多祝升平约征收厘捐,并随意增收钅生锅、箩篓等日常用品捐税各一厘,群众为之哗然。升平约主蔡应林、肖献章得群众投诉,授命夺回苛收财物,农民蜂拥至营盘头渡口,围攻县宰差船,迫使杜福和弃船逃走。归善县宰闻报后,亲率兵丁往升平约问罪。蔡应林等派人到安墩请附王古隆贤(原太平天国将领,后降清)协助抗争。古呵斥县宰,县宰慑于附王和群众声威,遂率众退回惠州,风波告息,且日后厘捐也无人过问。 knu>{a}
1864年(清同治三年) k%ckV`y
七月 惠州城大水。自正月至七月雨无间,虽盛夏晨暮犹寒。十四日一昼夜,洪水涨达二丈余,县城雉堞尽没,府城西门不没者尺许;西江村市田庐漂没无算,水面遍布浮尸,城厢内外房屋坍塌数千间,夏稻失收。论者谓之是年水患,民众受害更惨于癸巳(1773)水,称甲子水。 e_CgZ
1867年(清同治六年) 6rzXM`cs
冬 归善县干旱,麦失收。 c
]&|.~2 &
1868年(清同治七年) B976{;QvXV
是年 梁化分别于甘竹、黎光、齐眉塘三处建造宝塔三座。 09rbu\h
1869年(清同治八年) mmgIV&P
是年 平海巡政厅罗泽高,在位于平海城郊的龙泉寺(今平海中学后山)题写镌刻的龙泉两字,高3.5米,宽2.3米。 62%=%XD
1870年(清同治九年) pD%Pg5p`
冬 归善县境蝗虫成灾,数日而没,稻禾遭损无数。 n8>(m,
1875年(清光绪年间) m]:|j[!*M
是年 英国人在今惠东石塘田子尾银山沥开采锡矿,历经十多年。后由蓝塘林邓接连开采。其时,盛名一时的老锡荣瓶,就是从该处开采的锡矿炼制而成的。 WMd5Y`y
1876年(清光绪二年) Ucz`^}+
三月 外地人余得萌串联平山、马鞍等地党徒,准备在平潭合山门揭竿而起,事因泄密,余得萌被捕杀而党徒溃散。 41jx+
0\Z
1884年(清光绪十年) RI
jz7ZG
二月二十一日 稔山“三点会”聚众数千人,抗拒官军。惠州协副将王荣武、参将范帮达带队前往查办,历战受伤,二人均暂行革职,留营效力。知县邹之麟未能预防,被撤职。 (y!<^Q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r%~/y
是年 白花乡发生天花疫病,死亡2000余人;随后平海、港口、吉隆、黄埠、稔山、铁涌、多祝、梁化、平山等地均有天花流行。 re\&'%~K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E"$AOM?(*i
是年 在今惠东域内的平山、稔山、平海、白花、新庵、双金等地鼠疫流行,死亡人数众多。 \"@BZ.y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n[pW^&7x
十月 孙中山在惠阳三洲田村举行起义,反抗清朝封建统治。郑仕良率领起义军夺取新田(今宝安县城),转战麻溪、三栋、永湖、新圩、镇隆、平潭、梁化、黄沙洋(今多祝黄狮)等地,后进驻多祝。是时,起义军达2万之众。 [1{uK&$e
是月 孙中山派日本人山田良政从香港到多祝(今惠东县多祝镇),向起义军首领郑仕良传达命令。山田良政在撤退时迷路,后遭清军捕杀于多祝圩下西门草坪。 E)w^odwMU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XZlnO
是年 归善县盐司官进稔山(时称碧甲场)向盐民追逼官盐,规定按盐田成数摊派税盐。由于当年盐产失收,盐民无法纳税,盐司官即带捕丁(衙役)到盐村捕人,一时激起盐民群起反抗,把盐司官的官轿砸烂,拖盐司官下轿,并与之据理力争。后来,盐司官慑于群众力量,只好减征税盐。 Dy_Za.N2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k&PxhDf
是年 鼠疫在平山、稔山、平海等地流行。平山死亡200多人,稔山死亡400多人,平海死亡80多人。 c>%+y+b{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xr*hmp1
是年 霍乱疫病在平山大流行,患病者1000多人,死亡700余人。 }&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