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晚婚而育,早年动荡中度过
秦始皇帝二十九年癸未岁(公元前218年),三十岁的刘邦,经父亲故交引荐,担任秦国辖下泗水郡亭长(《史记•汉高祖本纪》“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负责招兵、接待官吏、押捕刑徒、护送物资、传递文件等工作。
秦始皇帝三十年甲申岁(公元前217年),单父县的吕公,和沛郡县令是好友,因躲避仇家,寄居县令寓所,后举家迁沛。
沛中的一些头面人物听说县令有位好友迁沛,都去祝贺。萧何是县令的僚佐,负责收礼。对诸位头面人物说: “凑份不满一千钱的, 都不能入上座。”
汉高祖刘邦此时当亭长,收入本很微薄,本送不起如此厚礼,但脑子一转,就在红包上自陈姓名和“贺钱一万”,实则是一个空包。红包送入,吕公见厚礼而大惊,亲自到大门前迎接。
吕公善于看相,见高祖仪表非凡,特别敬重,引入客厅坐上位。萧何见状就说: “刘季平日只爱说大话,很少办成好事。”吕公不理会,于是刘邦就毫不谦逊地坐了上位,神色自若。酒到半醉,吕公以目示意请高祖留下,散席时,挽留高祖缓行。
吕公问刘邦家况,刘邦如实作答,吕公得知刘邦尚无妻室,于是对刘邦说:“鄙人年轻时就研究相术,看了许多人,都不及您的相高贵,希望您多多保重。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嫁给您为妻。”
酒宴过后,客人走后,回到后堂,吕妈妈吵嚷吕公说:“你往日总说我女儿生相有福,要嫁与贵人。沛令和你甚好,想娶我女你却不肯,今日为何随便许配给家贫的刘季?”吕公笑道:“这不是你们妇人女子所能知道的。”结果还是把女儿吕雉嫁给刘邦。
刘邦与吕雉的结合时,刘邦为31岁,吕雉为25岁,是年女儿鲁元公主出生,取名刘乐,六年后儿子刘盈出生,是为汉惠帝也。
结婚后的刘邦依然做着泗水亭亭长,家中的家作经常是吕氏打理。
公元前211年,年方七岁的刘乐己经能帮着母亲做事了,还帮着照看幼弟。有一天,刘乐与母亲吕雉在田中耨草,将弟弟刘盈放在田畔。这时,有一老翁过来讨水喝。当他看到坐在地上的刘盈后,于是对吕雉说:“夫人天下贵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又指着刘乐说:“此女圆准故多财,丰下故多后福,广颡故不久当大贵,岂长困于陇亩者哉!”
老丈走后,刘邦回来帮忙农事,来到田间,吕氏向他备言前事,说那位老丈相我母子三人都是大贵之相。高祖问老丈何在,吕后说:“其走未远。”高祖追及老丈,求问自己的生相。老丈说: “刚才说夫人及令郎等生相大贵,都是由于您的洪福。您的生相是贵不可言。”高祖连忙称谢道:“果真如老先生所说,我永远会记住您的指点之恩。”到高祖登基后,这位老丈的去向却不得而知了。
公元前209年刘邦在送囚徒去往咸阳中,在丰西泽纵徒,斩蛇举义,响应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得沛父老相助,称为沛公,后投楚怀王被封为武安侯,先行西入关中,纳秦王子婴之降,分封为汉王,都于南郑(今汉中),领巴、蜀、汉中三郡。
经过休养后,公元前206年八月,拜韩信为大将,采纳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还定三秦,正式开始三年零四个月的楚汉之争。
汉高祖二年丙申岁(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在彭城战争,楚兵以少胜多,击败汉王刘邦,眼看项羽追近,忽然狂风从西北卷来,树折房破,飞砂走石,白昼如同黑夜,楚军一时大乱,汉王刘邦乘乱与数十骑冲破重围逃走。
行经丰沛故乡,派人寻找家眷,全家已逃亡,不知去向。汉王刘邦在奔走途中遇见子刘盈与女刘乐,共登一车仓惶而去。
西楚骑兵追赶甚急,汉王刘邦见情势危急,数次将子女推下车,减轻重量以方便逃走。耐滕公夏侯婴数将二人收登于车,总算逃离虎口,姐弟被送回关中。
汉王父太公及夫人吕氏从小道逃走,反与楚军相遇,项羽将他们安置军中做人质。
此时,刘乐虽年纪不大,但颇知深闺之礼,常以布蒙面。